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修真小说 >冒牌盟主 > 一六五:约谈两家

一六五:约谈两家(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皇三位被给予了国葬待遇,风光大葬。

至此,圣京四大家之一的君王侧,被完全归纳到了皇圣元的掌控之中。

君王侧与保龙一族合并,重新纳入保龙一族管辖。

凡是以前积极跟随皇三位作奸犯科者,予以处决。

其余一般成员士兵则被赦免,并被圣旨下令终身服役,不得退役,直至战死或老死为止。

毕竟士兵是没有决策权的,这也不是战争,不存在震慑敌军这种说法。

士兵和工具没什么区别,处罚士兵没有任何用处,反而会使民心涣散。

圣京四大家,君王侧的事情,总算告一断落。

楚腾达也终于得到了一些喘息的机会。

“你还在为皇三位难过?”

翌日。

从寝宫里醒来,四处溜达的楚腾达,在后花园凉水亭里,遇到了形影孤只的皇圣元。

见是楚腾达来了,皇圣元有些有气无力的笑了笑,转而说道“来啦?坐。”

这个平日里仿佛一切都能运筹帷幄的年轻皇帝,如今脸上遍布憔悴。

黑眼圈很重,嘴唇也有些发白。

显然是一晚都没合眼。

“今天要为皇三位的事,约谈东厂和晚东商会,你这样一整宿都不睡,身体吃得消吗?”

楚腾达平易近人的问道。

皇圣元苦笑道“看得出来?”

“我又没瞎。”

说着,楚腾达倒也不客气,一点都没有面对皇上的拘谨,自顾自的坐下,为自己斟茶。

“也是啊,毕竟是自己皇叔,死在自己眼前不好受啊…嗯,六年陈云山普洱,好茶。”

像是被说中了,皇圣元低下头,脸色愈发凝重。

良久,他才长叹一声道“三位皇叔,是小时候最疼朕的。

那时候大家都在为王位争的你死我活,连朕当时都自身难保,如果不是他,朕早就死了。”

楚腾达挑着眉,好奇的问“那他怎么会变成现在这样?”

“他不是变成现在这样,而是一开始就是这样。”

皇圣元凝视万里无云的天穹,仿佛魂儿回到了儿时。

他长叹道“三位皇叔本性其实不坏,只是先王没有读过书,也没给他读书,更没给他配太傅,所以没什么文化。

但他是个很上进的人,不认识字,每天大清早就会跑到国子监请教那些监生。

朕小的时候他还年轻,他总是满腔热血,从小就对朕说,将来他要当个好皇帝,要朕长大后好好辅佐他。

就像魏征和唐太宗的故事那样,助他治理好这个国家。”

说到这里,皇圣元的脸色流露出浓浓的悲凉。

他说道“可惜他选错了路,没有读过书的他,并不懂什么大道理,他认为这个世界是非黑即白的,急于求成。

落选太子后,他觉得是朕阴了他,所以他一直怀恨在心。

他觉得朕软弱,所以一直恨铁不成钢。

他并不知道,其实是他不懂道理,他选错了路,朕让他担任君王侧掌印,更是把他往错路上一推再推。

是朕的错啊。”

皇圣元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哀叹了。

楚腾达凝视着他的神色,不由也有些为皇三位感到惋惜。

诚然他做了许多错事,但这段时间和他相处下来,楚腾达却觉得此人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恶人。

他对楚腾达的重视,正是他爱才的表现。

楚腾达一说同意,随便使了些小伎俩就博得了他的信任,他便把君王侧的一切秘密如实托出,还推心置腹毫无保留。

这正是因为皇三位本性的天真。

皇三位的恶,更多的应该归咎于其没有得到正确的教育。

在漫长的摸索中,他摸向了一条错误的道路。

许多人都认为,读书没什么用,尤其是人的品行,更与文化程度无关,更多的是人的本性。

实则不然。

楚腾达从来不同意这种懒人的歪理。

《旧唐书·魏徵传》中便有这么一句话。

夫,以铜为镜可正衣冠,以史为镜可知兴替,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读书便是让人能以史以人为镜。

为何会有穷山恶水出刁民这种说法?

是因为穷会使人为恶?

不,皇三位就不穷。

穷不会让人为恶。

没文化才会!

就是因为没有读书,所以才会使人为恶。

读书能让人明事理,知对错,晓正邪。

这点是恒古不变的真理。

皇三位就是因为没有读书,不知事理,不明是非,才会走上这样的不归路。

明明满心国家,却害了国家。

明明想做一代明君,却落得一无所有,遗臭万年。

“无法挽回的是过去,无法逃避的是自己,现在你是皇帝,你能做的,只有好好治理这个国家。”

楚腾达说着,将杯中茶水倒在地上“对皇三位,你能做的只有这些。”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