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代为治理(2 / 2)
两旁的侍卫一拥而上,架起嬴锐与屈桓就往外拖。
嬴锐与屈桓挣扎着,还欲再说些什么,却被侍卫强行带出了宫殿。
只留下空荡荡的桓台宫,回荡着齐宣王的余怒。
……
又是一天过去,景程正在营帐内与将领们商讨燕国后续事宜,一名信使匆匆进入,单膝跪地,呈上齐宣王的书信。
景程接过书信,展开阅读,脸上神色并未有太多惊讶。
毕竟以他对那段历史的了解,齐宣王确实瞧不上燕国这块边陲贫瘠之地。
景程轻轻摇头,心中思索,就这么放弃燕国,绝无可能。
这片土地虽看似贫瘠,但战略位置重要,若能好好经营,日后必能成为饶安乃至齐国的一大助力。
想到此处,景程当即吩咐侍从:“快去请苏羽先生来,我有要事与他商议。”
不多时,苏羽快步走进营帐,拱手问道:“君上唤我,所为何事?”
景程将齐宣王的书信递给苏羽,说道:“苏先生,大王来信,认为燕国土地贫瘠,无需纳入齐国版图,让我搜罗些宝物带回即可。
但燕国之地,战略意义重大,就此放弃实在可惜,我想回信恳请大王,容我代为治理燕国,还望先生助我斟酌言辞。”
苏羽看完书信,沉思片刻后说道:“君上,回信既要表达对大王的敬重,又要清晰阐述燕国的重要性以及君上代为治理的优势。如此,方能增加大王应允的可能。”
景程点头称是:“先生所言极是,就劳烦先生即刻动笔,我在一旁补充。”
苏羽应下,坐到案前,铺开宣纸,研好墨汁,提笔书写起来。
景程在一旁时而踱步思考,时而凑近提出见解。
很快就把信给写好了,内容如下:
敬呈大王:
臣景程,稽首顿首,恭祝大王万安。今齐国国运昌隆,皆赖大王圣明,此诚齐国之幸,天下万民之福也。
臣蒙大王之恩,率部征伐燕国逆臣子之。幸得上天庇佑,大王神威,臣等不负使命,已克燕国国都。于燕宫之中,搜得诸多金银宝器,璀璨夺目,皆燕国累世所积。
臣深知,此等珍宝,唯大王尊贵,方配享用。臣岂敢私自留用,特欲献于大王,以表臣对大王赤胆忠心。
至于燕国之地,大王或觉其处边陲,土瘠民贫。然臣经时日久察,以为燕地实具非凡之战略要冲。
其北邻胡狄,若据而守之,可御胡骑南下,保我齐国北疆无虞;东濒沧海,海产丰饶,且可通海外,广增财路。燕国之民,素以勤劳务实著称,质朴纯良。
若能以礼相待,善加治理,施以教化,必能使其心向齐国,为我所用,充实齐国之国力。
臣不揣冒昧,愿代大王治理燕地。臣必夙兴夜寐,殚精竭虑,将燕地营造成齐国北方之坚实壁垒,为大王开疆拓土,扬我国威。
使齐国之势,蒸蒸日上,雄踞诸侯之首。伏望大王恩准,臣必不辱使命,不负大王所托。
臣景程,诚惶诚恐,再拜敬上 。
书写完毕,景程又仔细审阅了一遍,确认无误后,将信装入特制的信囊,交给信使,严肃叮嘱道:“务必以最快速度将此信送回临淄,呈给大王。”
信使领命,飞身上马,扬尘而去。
当然了,一同出发的还有那些金银财宝,整整装了10辆马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