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同意割让城池(2 / 2)
如今饶安军势如破竹,景程让臣给大王带话,若不割让晋阳、武安、代郡、上党、河间五座城池予燕国,他们便要直取邯郸!”
“什么??”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炸开了锅。
一位主战的大臣率先站出来,怒目圆睁,大声说道:“大王,万万不可答应!我赵国将士向来英勇,岂会惧那饶安军!
虽鄗城已失,但我等可召集国内兵马,与之一战,定能将他们击退!”
另一位大臣却皱着眉头,忧心忡忡地反驳道:“此言差矣!如今我军新败,士气低落,且鄗城一失,边境防线已破。
若贸然与饶安军再战,恐难有胜算。割地求和,虽屈辱,但可保赵国一时安宁,待日后国力恢复,再图复仇不迟。”
……
一时间,大臣们各执一词,争吵声此起彼伏。主战派慷慨激昂,主张拼死一战,捍卫赵国尊严
主和派则言辞恳切,强调赵国当前形势危急,割地求和乃无奈之举。
赵王坐在王座上,眉头紧锁,内心痛苦地挣扎着。
他看着争吵不休的大臣们,心中五味杂陈。一方面,他不愿轻易割让祖宗留下的土地,那将使他成为赵国的千古罪人。
另一方面,他又担心拒绝求和会导致赵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邯郸一旦失守,赵国将彻底灭亡。
此时,一位年迈的老臣颤颤巍巍地站出来,缓缓说道:“大王,老臣以为,如今赵国实力不敌饶安军,若执意开战,百姓必将生灵涂炭。
割地求和虽痛苦,但可保存赵国根基,待日后休养生息,再做计较。还望大王以赵国百姓为重,三思啊!”
赵王听了老臣的话,沉默良久。
他望向殿外,天空阴沉沉的,仿佛预示着赵国的命运。
最终,赵王长叹一声,眼中满是无奈与悲愤,缓缓说道:“罢了,就依景程所言,割让五座城池。传寡人旨意,即刻拟好割地文书,送往饶安。”
大臣们听了赵王的决定,主战派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无奈地低下头。主和派则松了一口气,纷纷跪地说道:“大王英明,此举实乃为赵国着想。”
赵穆领命而去,准备将赵王的决定告知景程。而此时的赵王宫,一片寂静,只留下赵王孤独的身影,在这昏暗的大殿中,黯然神伤。
赵国,这个曾经的强国,在这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不得不吞下这屈辱的苦果,等待着未知的未来。
与此同时,景程这边,他正在参观自已刚刚打下来的城池,已经收拾了一通了,比原来好上很多,但肯定是比不上饶安的。
不过这周围的资源挺丰富的,好好治理一下会非常的不错。
而且这里的地理位置很优越,向西可以直接进攻赵国复地,向北是韩国还有中山国。
景程已经把韩国赵国给打垮了,也不知道那两个国家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