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疏不间亲(1 / 2)
董澄倏然笑道:“我有一女,年方十四,貌美而贤惠,愿许配蜀王为正妃,不知孟长史意下如何?”
孟之祥大吃一惊,齐公竟想和大王联姻?
莫非,他有意和蜀国结盟?
想了想,他郑重道:“大王婚姻大事,非臣下所能置喙。”
“待臣上禀,听候大王决定,再向齐公回复。”
董澄颔首:“如此也好。”
“你可回返成都复命,我欲与蜀王结亲,结为友盟,共同进退。”
孟之祥大喜过望:“齐公英明。”
没想到,如此顺利便达成目的,着实叫他欣喜。
至于联姻之事,即便大王不愿,他也会极力劝谏。
毕竟,若能与齐公结秦晋之好,相当于多一重倚仗,可保蜀国安定。
相信大王必不会拒绝。
董澄笑了笑:“陛下乏了,孟长史且回礼宾馆休息,明日,我于承天门设宴,孟长史务必出席一叙。”
“齐公盛情,臣却之不恭!”孟之祥面露喜色,听出弦外之音,连忙告退。
待他离去,侍中卢思管拧眉不解:“齐公,蜀王胸无大志,贪图安逸,此乃世人皆知之事。”
“与他约为友盟便罢了,不过聊胜于无,为何还要下嫁一女,缔结婚约?”
董澄淡声道:“张常逊虽无大志,却坐拥剑南道三十九州,疆土广阔。”
“何况,蜀地易守难攻,又数十年未经战乱,人烟稠密,物产丰富,堪为天府之国。”
“张常逊坐拥这等宝地,纵然不思进取,只需攘外安内,必能割据一方。”
“以他为婿,不光为朝廷增添一重外援,也可向其索取金银财帛,充实国库。他若想保全蜀国基业,必然答应。”
“此为疏不间亲之计。”
“虽如此说,只怕蜀王言行不一,待我等危急之时,袖手旁观。”卢思管难掩忧虑。
董澄笑道:“本就是空口承诺,并无约束之力。”
“他若袖手旁观,亦无可厚非,只望他莫要落井下石便可。”
“毕竟,京畿道已沦为四战之地,西有高楷,东有刘竞成,北有突厥,南有王玄肃,皆对我长安虎视眈眈,不可不防。”
卢思管叹息一声:“可惜,裴行基征伐不利,全军覆没,以致丢了汉中,落得如今腹背受敌的境地。”
董澄眉目间掠过一丝阴霾:“若非裴行基大败亏输,我与刘竞成一战,也不至于无功而返。”
“又叫他逃过一劫,倚仗突厥为外援,兴兵南下,劫掠京畿道。”
一想起这事,他便咬牙切齿。
昔日,他本可一举斩杀刘竞成,尽夺河东道十八州,百万军民。
届时,可以河东道为屏障,抵御突厥骑兵,保卫长安。
谁能想到,裴行基兵败如山倒,消息传至河东,遭刘竞成利用,散播谣言,以致军心涣散。
大好局势,竟一朝倾覆。
刘竞成反败为胜,又向突厥俯首称臣,联袂来攻,叫他措手不及,只得退守长安,眼睁睁看着突厥骑兵烧杀抢掠,纵横京畿道。
“裴行基,我誓杀你!”董澄心中发狠,倘若裴行基回返长安,早已身首异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