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修真小说 >赵氏春秋:从狸猫案开始 > 第210章 大案

第210章 大案(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一名年过花甲的紫服老者望着周边和自己一同跪着的官员,隐约猜到了什么,开口道:

“韩昌,就因为这点事,陛下要把我们抓起来?

老夫兢兢业业与朝三十载,说是两朝元老也不为过。

眼见过完年就要归隐了,陛下不能这样对老臣啊。”

“就是,陛下不能啊…”其余人也跟着附和。

韩昌睁开眼道:

“就是因为你们有这种想法,才铸此大错。

事到如今,居然还不知悔改,真是死有余辜。”

说话间,他看向自家后辈,眼中既有不忍,也有无奈。

昨夜外甥找到自己,将事情原原本本讲了出来。

听闻家中最有前途的侄子居然草菅人命,身为宰相的韩昌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

韩献是三弟的独子,自小命苦,先没了爹后没了娘,韩昌便将其当儿子抚养。

韩献也争气,十六岁参边军,十八岁做宣节校尉,二十岁云骑尉,二十四岁拜上骑都尉,授宣威将军……

一身伤疤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若不出这码事,三十岁之前就可做诏国最年轻的上护军。

韩献察觉到伯父的目光,头垂得更低了,低声道:

“孩儿不孝,一时被迷了心智,有负伯父期望,对不起父母在天之灵。”

说完,在战场上刀彻见骨都不曾流泪的汉子,竟呜呜哭了起来。

韩昌蹲下身,拍了拍他的肩膀,该说的昨夜已经都说了,侄子惹此祸事,他这个做家主的难辞其咎。

此事可大可小,免死牌能否保命,全看陛下心情。

朝堂中央,一群朱紫贵人跪倒在地,有的面如死灰,有的唉声叹气,还有的跟韩献一样,自顾自掉着眼泪。

这一刻他们似乎才意识到,自己并没有因为官服就高人一等,犯了案,照样是菜市口一刀。

望着官员们各异的神色,素光威始终面色冰冷,这当中有不少他的心腹。

作为武人,犯下这种事并不稀奇,平日放在军中也就三十军棍的事。

不过今天皇帝摆明了是要严查,至于原因……素光威看向赵透,神色第一次出现了变化。

就在众人乱哄哄的时候,打外面又进来一群金吾卫,剩余官员心里再次一紧。

待看清他们押着人后,这才稍稍放松了些。

走在队伍前面的,是三个光头,看着装,竟是寺庙里的和尚。

最前头的一位,着七宝袈裟,气质出尘,虽然同样是被金吾卫带来的,却不施枷锁。

百官之中有人认出了他,惊呼出声:

“是法度和尚,万佛寺的住持。”

“他怎么来这了,莫非也是被抓来的?”

百官再次嘈杂起来,唯独那些被抓出来的官员默不作声,似乎清楚个中原委。

法度和尚神色如常,双手合十,眼观鼻鼻观心,看起来颇有高人风范。

他身后十几人,除了两个同出万佛寺的和尚,其余都是华贵装扮,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少爷。

有眼尖的官员瞧出端倪,捅咕一下身边官员,出声道:

“老杜,那不你家孙子吗?”

“我孙子?”

一名穿绯色官袍的老者闻言眯起双眼,看了一会儿,他的眼睛陡然变得老大,一向能说会道的他不受控制结巴道:

“小……小方子,你……你怎么被抓来了?”

“爷爷,救我!”

被呼唤名字的年轻人看到老人如同看到了救星,差点挣脱束缚冲过去。

与此同时,那些被抓的华服年轻人一个个都开始了认亲,爹、叔、外公、大爷叫得亲切。

好不容易松了口气的众官员,再次被弄得心惊不已。

“王爷,您这是什么意思,有事冲老夫来,抓我儿子算什么?”

有脾气急躁的,已经朝赵透兴师问罪了。

年轻人早就料到这种情况,冷冷看了众人一眼道:

“你们何不问问自家后辈,都做了什么伤天害理之事?”

这帮官员哪里会不知自家小辈秉性,仗着长辈荫蔽,平日肆无忌惮,没少做混账事,可再怎么也不至于被砍脑袋啊?

大殿上吵嚷之际,一个人影默不作声来到殿前,坐在了皇位之上,冷冷注视着下方众人。

有眼尖的已经察觉到,马上住声规矩站好。

这种气氛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所有人都注意到不对劲,一个个转头望向龙椅方向,整个大殿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赵恒扫视一眼阶下众人,闭上眼,揉着眉心道:

“朕乏了,尽早结束吧,透儿,你来主持。”

“是。”

赵透行了一礼,向前几步站到台阶下,转过身面对百官道:

“大概半年前,有秦姓书生上衙门喊冤,称其妻遭国公世子奸辱而亡,曝尸荒野。

安梁府前任孔知府为官油滑,碍于楚国公威势,不敢受理。”

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年过花甲的楚国公,有幸灾乐祸的,也有愤愤不平的。

楚国公下意识低下头,心中将那不争气的孙子给痛骂了一顿。

这小子从小就不学好,现在果真惹下了滔天大祸。

就在其余人以为事情因楚奇而起时,赵透却是话锋一转道:

“但经过审理,本王发现楚世子是无辜的,真凶另有其人。”

说着,他看向面前跪着的韩献,开口道:

“韩都尉,是你说还是我说?”

“秦贵的娘子是我杀的。”

韩献声音不大,却让所有人心头一惊。

他们静静等待着下文,只听对方继续道:

“事已至此,我也不想多狡辩什么,但求一个痛快。”

“先别急,人确实是你杀的,但奸污她的另有其人……”

说着,赵透看向先前喊冤的那位两朝元老:

“张参政,你很喜欢人妇?”

身穿紫袍的老人身体哆嗦一下,抬起头,迎着赵透锐利的目光,终是没敢开口。

赵透收回目光,沉声道:

“众所周知,张参政老来得女,与韩家结了亲家,将掌上明珠嫁给韩献,在仕途上对女婿多有提携。

韩都尉对岳父亦是恪守孝道,翁婿和睦、堪称典范——只可惜这份孝乃是愚孝。

张参政好人妇,欣然接纳过不少官员进献的妻女。

当然,此举就算再伤风败俗,也与外人无关。

但他万不该见色起意,奸污秦贵的娘子。

而纵容这一切发生的地方,居然是号称佛家清净地的万佛寺。”

赵透面带讥讽看向打一进来就低眉顺目的法度和尚。

事到如今,对方竟依旧表现得如同老僧入定,半点不见被抓来的慌张。

……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