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小说 >医途大唐 > 第120章 朝堂风云起

第120章 朝堂风云起(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接着,武媚目光一转,威严地扫视着朝堂上的众大臣,神色庄重:“诸位爱卿,陛下虽病,可我大唐根基深厚,制度健全。三省六部协同理政多年,各司其职,经验丰富。在这特殊时期,正是考验我等臣子忠诚与能力之时。我等当以大局为重,恪尽职守,全力辅佐陛下,共渡难关。切不可因一时之急,而乱了朝堂秩序。”

说罢,她微微停顿,眼神中闪过一丝坚定:“至于太子监国之事,待陛下病情好转,再行商议不迟。届时,太子在陛下的悉心教导下,定能担起监国重任,带领我大唐走向新的辉煌。在此之前,还望诸位爱卿莫要再提,安心处理政务,为陛下祈福。”

武媚目光如炬,扫视着朝堂上持反对意见的大臣们,心中迅速盘算着应对之策。她微微坐直身躯,神色庄重,声音沉稳而有力,仿佛携着千钧之势在大殿内响起:“诸位爱卿,本宫明白你们对太子监国之事的关切,皆源于对我大唐江山社稷的忠诚,本宫深感欣慰。” 她的话语稍作停顿,目光有意无意地落在几位言辞激烈的大臣脸上,那目光仿若带着洞察人心的力量,让大臣们不自觉地屏住呼吸。

“然诸位可曾想过,陛下虽病重,但其圣明之智从未消减。陛下一生勤勉,为大唐奠定了如今的盛世根基。此刻,太子在陛下榻前尽孝,实则是在聆听陛下最后的教诲,汲取治国理政的精髓。这不仅是太子作为人子的本分,更是我大唐皇室传承的关键时刻。” 武媚娓娓道来,语气中满是对李治的敬重,话语间巧妙地将太子侍疾与皇室传承紧密相连,让大臣们意识到太子此时留在李治身边的重要性,而非单纯的尽孝之举。

“再者,我大唐立国以来,制度完备,三省六部相互制衡又协同合作。诸位皆是朝中栋梁,在陛下养病期间,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定能维持朝政的平稳运行。” 武媚一边说着,一边用目光向在场的大臣们示意,肯定他们的能力与贡献,让大臣们感受到自己在朝堂中的重要地位,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如今贸然让太子监国,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一来太子尚未做好充分准备,仓促间接手政务,恐有疏漏,影响朝堂稳定;二来陛下听闻太子离开身边,忙于监国之事,心中难免忧虑,这对陛下的病情康复极为不利。” 武媚条理清晰地分析着太子监国的弊端,从太子的能力储备到对李治病情的影响,每一点都切中要害,让大臣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观点。

“诸位爱卿,我大唐如今正面临艰难时刻,外敌环伺,国内民生亦需关注。在这关键时刻,我等臣子更应团结一心,坚定地站在陛下身后,共同守护我大唐的江山。” 武媚言辞恳切,声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昂,“待陛下病情好转,太子在陛下的亲自教导下,必然能以更加成熟稳重的姿态担起监国重任。届时,我大唐必将迎来新的繁荣昌盛。” 武媚描绘着未来的美好蓝图,给大臣们以希望,让他们相信此时的忍耐与等待是值得的。

武媚的一番话,有理有据,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巧妙地化解了大臣们的质疑。大臣们听后,纷纷陷入沉思,原本躁动的朝堂逐渐安静下来。片刻后,一位资历较深的大臣率先跪地,高声道:“皇后陛下圣明,臣等愿谨遵圣谕,齐心协力,辅佐陛下,共渡难关。” 其他大臣见状,也纷纷跪地,齐声高呼,朝堂上响起一片整齐的附和声。武媚看着跪地的大臣们,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之色,这场朝堂危机,终于在她的巧妙周旋下得以暂时平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