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穿越五代末年 > 第269章 言迁都事

第269章 言迁都事(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各地刺史,军中重将纷纷上奏,言辞激烈。

渐渐地,众臣分为了三派。

第一派是河东功臣集团,他们大多是原清风寨的人,比如郑氏兄弟、刘明德等人,以国丈沈怀为首,要求迁都到洛阳,原因很简单,因为河东距离洛阳近,方便他们衣锦还乡。

第二派是延州的资本家的子弟们,他们代表着这帮资本的利益,要求迁都回长安,因为他们以贸易起家,丝路是他们的命根子,所以都城放在长安,他们才放心。

第三派就是原后周大臣了,他们不同意迁都,赵光义还是说出了那句“在德不在险”,因为他们的家产都在河南,定都汴梁才最符合他们的利益。

三派简直吵翻了天,不过徐灏一言不发,所有奏折留中,只是静静的看着这帮人吵架。

就在这沸反盈天之中,有人发现,还有一人三缄其口.......

十二月间,身在汴梁的敬妃孟若梦上表皇帝,请求省亲。

这个消息并不引人注意,大家的注意力全都被迁都之事吸引着。

徐灏继位之后,以孟浮生领兵征战、运筹之功为第一等,封为鲁国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院使、上将军衔。

当日他率军征高丽,得胜班师之后,就主动交出了兵权,上书皇帝,要求回汴梁主持院事。

他无疑是十分聪明的,无论是作为外戚,还是领兵大将,还是朝中重臣,他都不应该赖在皇帝身边,徒然贻人口实。

隋唐五代妃子省亲,又称“归宁”,皇帝徐灏批复后,礼部派出中使,提前三天来鲁国公府,通报了省亲日期、随驾人员、礼仪规格。

今天便是省亲之日,天还没亮,府里的仆人就都被驱赶起来,最后一次洒扫庭院,规整物品,接着没有职司的下人,各自归院,禁止随意走动喧哗,这些下人没有资格见到皇妃。

辰时,鲁国公孟浮生率领全家男丁,出府门百步跪迎。

俗话说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话可不是说说而已,当年孟家兄妹流落汴梁,被人欺辱,孟家亲戚虽少,可绝不是没有,那个时候,没有一个人收留这兄妹二人。

后来孟浮生跟着徐灏,成为统兵大将,妹妹又是徐灏爱妾,这下亲戚们却纷至沓来,新朝建立之后,孟浮生被封为鲁国公,来投奔的就更多了。

在古代这个宗法社会,孟浮生绝不敢拒绝,只能尽量收用,要不然他的名声就臭了,言官的口水会淹死他,再想做官可就不成了。

辰时中刻,马蹄声响,有一队禁军服色的骑兵,缓缓而来,这就是“清道校尉”。

位于仪仗最前端之人,手持“金吾旗”,每到路口或复杂地段,高喝“贵人将至,闲杂人等速速回避!”,配合他一喊完,身后士卒即行鸣锣三响为号,锣声洪亮,节奏急促,巷口一只本来懒洋洋晒着太阳的大黄狗,被吓了一跳,夹尾而逃。

在后面是棋牌,十几个兵举着“回避”“肃静”木牌,还有绣着五爪金龙徽记的旗帜,作为禁行标志;

最后面是仪仗,穿着精美铠甲的禁军士兵,骑马而行,手里拿着长柄金瓜、金吾棒。、

越来越多的士兵络绎而来,在道路两边站好,十步设一哨,禁止行人、车马通行。

所有来不及回避的百姓,皆被禁军吆喝着,驱赶到路边的酒楼茶馆,这些店子随即关门闭户,不得在门口、窗边观望;若有围观者,以“冲撞仪仗”治罪。

辰时末刻,远远的,一辆四轮马车粼粼而来,车子以白铜为饰,青缯为帷,二匹玉花骢踏蹄拉拽。

敬妃的“厌翟车”到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