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玉龙腾跃(2 / 2)
\"来不及了。\"胡工摇摇头,\"工期不能拖。\"他沉思片刻,\"去找找老建筑队的人,我记得八十年代修电影院时用过一种特制砂浆。\"
三天后,工地上出现了奇特的一幕:工人们手持高压水枪,像牙医清洁牙齿般小心翼翼地冲洗每一块红砖。胡工亲自示范勾缝技术,汗水混着红色砖灰顺着他的脸颊流下。
\"胡工,您这手艺可以开培训班了。\"一个年轻工人打趣道。
胡工笑了笑:\"我父亲是泥瓦匠,小时候跟着他学过一点。\"他抬头看向已经清洗干净的一整面红砖墙,在晨光中泛着温暖的橘红色,\"看看,多漂亮,这才是城市的记忆。\"
中央广场的施工遇到了更大的难题。按照原设计,这里要建造一个音乐喷泉表演区,但施工队发现那棵百年银杏树的根系已经蔓延到地下三米,正好占据了喷泉预定的位置。
\"要不把树移走?\"有工程师提议。
张玉龙立刻否决:\"绝对不行!这棵树比在场所有人的年纪都大。\"他绕着粗壮的树干走了一圈,抬头望向茂密的树冠,\"调整设计方案,喷泉位置外移。\"
胡工面露难色:\"张总,这样整个广场的布局都要改,工期至少要延误两周。\"
\"那就延误。\"张玉龙斩钉截铁,\"今晚召集郝总的设计团队开会,重新规划。\"
深夜的会议室里,设计师们争论不休,张玉龙在一旁静静听着。郝妍突然指向图纸说道:\"把喷泉做成半圆形,围绕银杏树布置。树周围留出直径十米的树池,用透水砖铺装,这样既保护根系,又能形成景观焦点。\"
胡工眼前一亮:\"妙啊!这样古树反而成了广场的灵魂。\"
方案确定后,张玉龙亲自监督树池施工。最后一块透水砖铺设完成时,夕阳透过银杏叶的间隙洒落,翠绿的扇形叶片在微风中簌簌作响,与不远处新铺设的玻璃钢喷泉水道交相辉映。
树影在透水砖地面上摇曳出斑驳光点,百年银杏的苍劲枝干与现代化喷泉装置形成鲜明对比。新铺设的透水砖树池环绕着银杏树根系,既保护了树木生长空间,又将古朴的老树完美融入街区景观。
…………。
招商中心的会议室里,气氛剑拔弩张。三十多位原菜市场的老商户围坐在一起,脸上写满不安和愤怒。
\"张老板,我们这些小本经营,改造后租金肯定涨,让我们怎么活?\"卖鱼的老王拍着桌子,声音颤抖。
修自行车的老张闷头抽烟,一言不发,但紧锁的眉头暴露了他的焦虑。
杜娟示意助理分发新的招商方案:\"各位叔伯阿姨,我理解大家的担忧。我们决定保留20%的铺面作为平价摊位,老商户优先选择,租金三年不涨。\"
会议室里嗡嗡的议论声渐渐平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