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穿越小说 >天参乱世 > 第五十六章 商人与太监

第五十六章 商人与太监(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吴正初慢慢又望向了他,接着摇了摇头:“用不着玩这些虚的了。“

”我呢,本是个太监,你送个芸娘给我,从一开始就是虚的。什么人头上都可以长绿毛,只有我们这些人头上长不了绿毛。背着我你们做的事当着她都可以说。”

张嶽低下了头,想了想又抬起了头:“我对不起公公,也对得起公公。”

吴正初也看向他:“你看,又来了不是。刚说的不要玩虚的,真金白银打了半辈子交道,来点硬的行不行?”

张嶽笑着点了点头:“那我就从头说起。”

“这就对了。”吴正初不再看他,摆出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张嶽道:“公公,这件事我们从一开始就错了。”

“我们?”吴正初把“我们”这两个字说得很重,接着又望向了张嶽。

“你说的这个‘我们’里有我吗?”

张嶽讪然一笑:“都有。改田从一开始就是一步死棋。公公没有看出,我也没有看出。”

“有点意思了。说下去。”吴正初专注地望着他。

张嶽接着说道:“其实,在当初板部堂不愿意按内阁的意思去改田我就看出了一点端倪。但一想,这是有旨意的,总不成皇上说的话还要收回去。因此便实心实意筹粮等着买田。可等到这一次公公去了北京,突然从京里来了个唐季同,又半路杀出个扬州通判刘禹锡和柳家,我才发现我们已经卷到漩涡里去了。”

吴正初矫正到:“不是我们,是你们。你们卷了个漩涡,把我也想卷进去。”

每一句都顶了回来,这个时候分辩就是对抗。张嶽垂下眼沉默了一会儿,又抬起了头:“公公知道,按市价,丰年应该是四十石稻谷到五十石稻谷买一亩田,就是灾县也不能少于三十石稻谷买一亩田。可我们出不了那么多。“

”因为买了田产了丝织成绸一多半要用来补国库的亏空,剩下的利润郑大人、何大人他们还要分成。因此我们最多只能按十石一亩买田,这样也才能不赚不赔。这样的事要我们去干,对外还不能说。“

”真要能按十石一亩买田改桑,我们辛苦一场,能每年多产三十万匹丝绸也就认了。可那个唐季同,还有那个刘禹锡和柳家不知道这些内情,咬定要按市价买田。公公,先不说我们赔不赔得起,一下子叫我拿出那么多现钱多买几百船粮也做不到。”

这一番话吴正初显然接受了,态度也就缓和了些:“这倒是实情。坐下说。”

“谢公公。”张嶽这才坐了下去,又望了一眼纱帘后的芸娘,再望向吴正初。

吴正初见状,略想了想,转望向纱帘后的芸娘:“弹你的琴,一曲接一曲地弹。”

纱帘后的芸娘却慢慢站了起来:“我出去。”

“别价。”吴正初拉长了声调,“你弹你的,就当没有我们这两个人。”

芸娘只好又坐下,弹了起来。

琴声一起,说话声便只有吴正初和张嶽二人能听到了。

吴正初这时才又转望向张嶽,目光中透着沉痛:“几年了,我怎么待你的你心里比谁都明白。朝廷的事,官场的事,都没有跟你少说。这一回你怎么就会伙同晁旭和严从安瞒着我,拿芸娘去施美人计,还敢打着织造局的牌子假装买田把粮都赈了灾?“

”这两件事,哪一件都不该是你张嶽做的。做哪件,你都是在找死。怎么回事呢?我想不明白,几个晚上没睡着觉,一直等着你今天扛着脑袋回来说清楚。你说,这样做到底为了什么?”

张嶽无奈笑道:“为了公公,也为了我自己,为了我们能全身而退。”

吴正初紧紧地盯着他。

张嶽接着说道:“公公当时不在扬州,情形起了变化。来了个唐季同,是阁老派的人,又来了个柳家,还有个刘禹锡,是平西侯向吏部举荐的人。这就很明显,是平西侯和阁老小阁老在改田这件事上较上劲了。“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appxsyd下载免费阅读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