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祸起(2 / 2)
“我只是觉得奇怪,办丧事不选在兰若观里面,跑到上岭去做什么。原来是血缘的关系啊。”
“没错,就是这么一回事。虽然我住在六区,本家却在三区,因此我实际上就隶属于中岭三区的治丧办。陈娟婶家的情况也一样,虽然住在上岭,却同样隶属于中岭三区。”
“原来如此。我家附近也住着一家姓赵的,那里就是赵周谱先生的本家吧?”
赵周谱笑着摇了摇头。
“李晓义先生附近的那家姓赵的也是分家,三区最南端的那户人家才是真正的赵姓本家。那户住在李晓义先生附近的赵家在几十年前或许跟我们有血缘关系,不过现在是一点关系也没有,就像陌生人一样。”
“经你这麽一说,我才想起最南边的那户人家也姓赵。姓赵的人家好像还不少呢。”
赵周谱轻轻的点了点头。
“村子里有所谓的四大姓,分别是林、李、吴和陈四家,这四户人家的祖先据说就是开辟林场村的拓荒者。我们赵家排名在四大姓之后,是村子的第五大姓。不过这阵子吴家和陈家的成员逐年减少,赵家的人数应该早就超越他们了才对。”
李晓义不由得瞪大了双眼。
“林场村的最早开辟大概是在——”
“应该是在大开发初期吧。”
“也就是说那四大家从大开发初期就一直绵延到现在?”
对于从小生于都市,长于都市的李晓义来说,这实在是令人难以想像。李晓义虽然是典型的都市人,父亲却是来自东北,母亲的老家则是在南方地方,而且都不是在地方上绵延数代的大家族。至少李晓义就不知道自己的曾祖父母来自何处。
“应该是吧。山上的兰若观在林场村落成的时候,就已经有四大家和赵家了。”
“真是太不可思议。”李晓义吁了一口长气,脸上净是羡慕与赞叹不已的神情。“这就叫做落地生根吧。”
赵周谱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在李晓义眼中看来,赵周谱脸上的笑容充满了身为林场大家族子孙的优越感,仿佛在嘲笑至今仍被当成外人看待的自己。
.
.
林致远沿着小溪的村道一路北上,经过刚刚才从那里出来的上岭之後,便直接转入通往哨所的羊肠小径。上岭以北的村道没有路肩,路面变得十分狭窄,沿着灵隐山的山麓一路往北蜿蜒而上,坡度也称不上陡峭。
道路一侧的树林十分茂密,以鹅卵石砌成的挡土墙上长满苔藓和蕨类植物,斑驳陈旧的墙体显示出其年岁十分久远。道路的另一边也被茂密的树林覆盖,树林的后面就是潺潺流水。不过这一带是一座深竣的溪谷,从村道上看不见底下的溪流。俞往山里走,河床上的溪流就俞细小,最後与村道分道扬镳。这时勉强能够会车的村道两旁全都被茂密的树林所遮蔽,什么也看不见。路旁没有护栏,道路正中央也没有分隔线,全凭驾驶个人的操作技术。
被树林遮蔽视野的林致远在两旁树干的护送之下,开着车子翻越灵隐山的山顶。通过最后一个弯道之後,豁然开朗的山谷顿时映入眼帘,山谷之中的洼地有个小小的区域。沿着山腰一路迂回前进的林致远终于来到灵隐山的另一侧,那个小小的区域便是哨所。
道路从村道变为更狭窄的林道,一路指向北方的一块小区域,狭窄的道路两旁看得到几处零零星星的梯田以及人家。哨所原本是樵夫入山伐木时的据点,自从伐木业逐渐式微之后,人口就大幅减少,如今偌大的哨所只剩下几个老人家居住而已。
整个哨所静得有些吓人,只有断断续续的蝉鸣在微风吹送之下,从开启的车窗不时传了进来。由于远离道路。来往车辆稀少,哨所向来是个安静的地方。然而现在的哨所却让人静信有种误入废弃村落的错觉。或许再过几年,仅剩的几位老人都相继离去之后,哨所真的会成为无人居住的地方吧。陈志强、陈金娣夫妇以及刘玉辉都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家,随时都可能离开人世。
林致远环视四周,看着这个即将步入历史的哨所。蜿蜒曲折的林道就像条缝合线一样,将两侧的山坡缝在一起。哨所大概有十几栋屋子,不过大部分都早已早已荒废,无人居住。尚有人烟的屋子只剩下两栋而已。无人居住的房屋总是损毁得很厉害,有几栋房屋的屋顶甚至早已坍塌。这几栋屋子若是在其他六个区域,一定会被喜欢乡村生活的都市人买下,甚至是直接搬迁过来,不过哨所的废屋可就没有这种运气了。茂密的树林正虎视耽耽的打算将整个哨所吞没。
这时林致远的目光停留在跟前的一栋废屋。紧闭的挡雨板上面钉着一块全新的木板。心中闪过一丝讶异的林致远很快的开过那栋废屋,朝着更里面的屋子前进。一直没接听电话的屋主可能到山里去干活了,不过为了慎重起见,林致远还是决定到陈志强夫妇的家来看看。
哨所的每一栋房子都比路面高出许多。当初建造屋子的时候,屋主都习惯在山腰上铲出一块平地,然后再搭起石墙。出入口一定开在道路附近的斜坡旁边,以方便进出。林致远将车子停在斜坡上,朝着大门走去。一边思考该如何将噩耗告知屋主,一边前去敲门。庭院的挡雨板半开半掩,大门旁边的窗户也关得紧紧的,在这个大热天里显得十分突兀。然而让林致远感到不对劲的,却是从门缝传出来的阵阵异臭。那种类似腐臭的异味,让林致远的心中闪过不详的念头。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无广告、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appxsyd下载免费阅读器!!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