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小说 >主公,你要支棱起来呀 > 第454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第454章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毕竟这么优秀的野生民营企业家,真的很罕见。

有钱有能力还罢了,关键是敢担责,“看准”了方向敢动手啊。

这第三点才极其罕见。

尤其在这个方针战略极为重要的节骨眼儿。

真要是家底儿厚实,做点这样那样尝试也不是不行。

现在已经穷到这点汽车配件外汇信用证都开不出来的地步。

随便走错个什么,都可能导致揭不开锅。

要饿死人的。

就譬如让卫东随口给这位朱厂长指点的商业中心做法。

这是三四十年后,任何一个城市人口都熟悉的样子。

甚至地级市可能更熟悉,因为大城市已经有无数商业中心遍地开花,可能会看花眼。

小地方往往就那么一两个,三四十年形成都没有改变。

看得都已经滚瓜烂熟。

税务大院隔壁是中心小学,岔路口对面是市医院,隔壁是粮食局。

这种格局在小地方就是市中心的标配。

加上另一边就是到码头的传统老街,说明解放前这里就是中心区。

所有新城市建设规划,都是围绕这周边展开。

让卫东这做门卫的,就像个监控摄像头的延时拍摄,记录下三四十年街区变化的全过程。

他还觉得理所当然。

这么说吧,去年底沪海在《城市总体规划》里已经确定修建个以海外人士、外国专家、港澳台同胞等为主要居住对象的涉外社区。

方便安排外商投资建设旅游宾馆、贸易中心基地及驻沪领馆基地。

沪海市那些建筑规划单位正在绞尽脑汁的做方案。

但很显然,内地相关单位现在搞点拿奖的标志性建筑都是苏式风格,普及型的住宅社区建设还停留在赫鲁晓夫楼阶段。

让卫东推动的高层住宅楼+小街区规划,都高出他们个层面。

根本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经验可以建设大型国际社区。

专家都做不了。

现在沪海市里面已经有意无意都把关注点放到电子产业园开发区的那片港商配套社区上,酒店、写字楼、商业中心、高级公寓的组合有板有眼,就看修出来跟图纸上区别如何了。

现在让卫东提到的工业用地转化成商业中心,还特么有板有眼的循序渐进,甚至跟现有的厂区住宅楼改造建设遥相呼应。

就二三十年后城里人大多知道的地产把戏。

这会儿真的让人耳目一新。

没几天就请朱厂长通知让卫东到市里面开会。

熟人居然还不少!

经委的,一机部,汽车总公司的,然后去年搞房地产去过商州的金融、建委的。

让卫东竟然混成了到这个级别都有这么多熟人的地步?

他都有点懵了。

平京就这样,市里、部里、国家级会议没啥区别,尤其这会儿界限很模糊。

市里面随便做点啥工作,都要邀请上级领导来参与指导。

反正就隔条马路或者一栋楼的事儿。

譬如平京电视台就是后来的砖儿台,砖儿台的领导也是宣传口的领导。

而机构改革中,砖儿台这会儿的上级还不是光电总局,这广播电视局这会儿归口在电子工业部的四机部下。

可见八十年代恰好处于啥都空白,啥都在摸索的草台班子阶段。

难得有个相关专业有国外经验的都是专家。

让卫东当然说自己是师从HK了,本来还想带着秦小妹帮腔,朱厂长以保密条例要求港商还是暂时回避下。

所以只能自己面对:“简单介绍下港商投资江州地区的一些经验,我们在苦苦抵抗,资本家的进攻火力非常猛烈!”

他也是来平京各方接触了快整月,知道还是要把界限划清点安全些。

果然大家光是听了这个开头就精神一震。

这么凶险的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