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天台悬观(1 / 2)
宋徽宗在万豪酒店大礼堂现场创作的《五色鹦鹉图》,被中国书画院以100万元的价格买走收藏。
郑斯文惊叹:“教主道君皇上还真是个宝藏,在后世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北宋;倘若再搞几幅字画,那么马超在北宋成立的忠义靖国军军饷便就绰绰有余!”
郑斯文正在沉思,北美靓哥打来电话,指名道姓找郑斯文;郑斯文说自己就是靓哥要找的人。
北美靓哥极其兴奋地说:“世界名画拍卖会马上在法国首都巴黎举办,北宋教主道君皇上在姜成市万豪酒店大礼堂现场作画的实况转播他们在北美看到了;希望郑斯文能说服宋徽宗去一趟巴黎现场作画,那将是震动世界的大事情!”
郑斯文接应了北美靓哥的盛情邀请,但没有确定,说他会做宋徽宗的工作去争取叫他去巴黎。
郑斯文和北美靓哥通完电话,安排宋徽宗和王贵妃回总统套房就寝。
第二天起了床,郑斯文对马超道:“大哥,我们不能在后世待的时间过长;北宋那边的事情火烧眉毛,因此今天安排皇上去趟天台山悬观后马上赶回汴梁;马大哥和郑斯文留下来挖掘西山老槐树
马超蹙蹙眉头道:“兄弟和马超想一起去了,但挖掘宝藏要加上李师师和红莲;我们两人的力量又单薄!”
郑斯文同意马超的提议,继续租赁牛凯伦的七座小轿车拉上宋徽宗、马超、李师师、红莲、王贵妃、郑斯文,向秦岭深处的天台山悬观疾驶而去。
临出发前,郑斯文安排高强、李文、罗宗烈、詹虎林、张碎蛋、马鸡换几人继续租赁四辆旅游大巴车,拉上从北宋来的客人参观姜城市的青铜器博物馆、植物园、陈仓老街、长乐苑抗日战争纪念馆。
牛凯伦的七座小轿车行驶在秦岭山区逶迤绵长的高速公路上,高架桥悬空而筑的高速公路使宋徽宗又一次进入玄幻世界。
马超的扫描眼此刻突然打开来,穿透崇山峻岭,看见悬在崖壁之上的天台山悬观。
一听“观”这个字,道行高的人一定会联想到道教,没错,天台悬观就是天台老祖开创的道教基地;整个观宫全悬锥在海拔2000米高的拔仙壁上。
拔仙壁坐北向南,崖壁上一字型悬锥着几十座道观,而拔仙壁背面就是天下第一奇景——拔仙台。
拔仙台是地面通向天宫的阶梯,修行到家的居士一旦站立在拔仙台上,就会有朵浮云自然而然地飘落脚下;双脚踩上浮云便是神仙,天上地下自由翱翔。
天台老祖姓李名咄,是大堂皇族李氏后代,为躲避武则天的追杀躲进秦岭山中;没想到修成不老真身,算起来已经1339岁。
马超的透视眼看见坐在大重悬观门口的师傅天台老祖,禁不住热泪横流。
七座小轿车在距离悬观七八里的空地上停了下来,牛凯伦坐在主驾座上摊摊手道:“教主道君皇上实在不好意思,前面全是崎岖小道车辆不能行进;圣上和你的几个臣子只能以步当车了!”
宋徽宗大度地笑了笑,道:“感谢小师傅一路劳顿,剩下的路程我们用脚步来丈量才有意义!”
马超听宋徽宗如此讲,收回透视眼道:“陛下,我们驻足的地方叫猫儿岭,到悬观的拔仙台崖壁下是7华里路程;但上大重观去见天台老祖要上999级台阶的天梯,天梯全长300米;相当于50高楼,陛下掂量一下自己的体力能不能上去!”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高山不怕险,只要肯登攀!”宋徽宗竟然讲出后世人惯常打嘴炮的豪言壮语来,笑了一声,道:“寡人今日要尝试一下999级天梯,倘若有道行,一定就能攀登上去;反之,只能打道回府!”
郑斯文见宋徽宗求见天台老祖的信心百倍,不禁被感动;跟在皇上后面亦步亦趋;一边走一边向拔仙壁上的悬观看去。
拔仙壁上的悬观,远望去,不过是几个黑点,黏在灰白的崖壁上,如同几粒鸟粪。
然而这却是天台老祖的杰作,道行高深者趋之若鹜的圣地。
郑斯文行至山下,仰头望去,只见那悬观果然“悬“得厉害,全凭几根木桩插入石缝,便托起了整座道观。
观中道士上下,皆踏着吱呀作响的栈道,那栈道窄得只容半只脚,偏生他们走得稳当,如履平地。
郑斯文想,大约是他们已修的半仙之体,不惧粉身碎骨之祸。
“登上去,便是半个神仙了。“领路的道士如是说,眼睛却瞟着郑斯文腰间鼓鼓的钱袋。
栈道盘旋而上,时而隐入云雾,时而突出崖外。爬到半途,已见几具白骨散落石缝,像是失足者的遗骸。
道士见郑斯文看那白骨,便道:“此皆心不诚者。“郑斯文问他何为心诚,他支吾半晌,只说心诚自然知道。
郑斯文和道士磨叽时,叹为观止地见宋徽宗、马超、李师师3人在另一侧的栈道上向上攀登。
红莲、王贵妃没有上来,只好回到牛凯伦的小轿车上去。
郑斯文举目四望,见他这边的殿宇破败,香火寥寥;几个道士面黄肌瘦,手中拿着“登仙符“在兜售。
郑斯文买了一张“登仙符”问:“你们不是天台老祖的门生吗,怎么如此的落魄!”
那个售给他“登山符”的老道士忧郁寡淡,道:“我们是天台老祖的门生,可是于犯错被贬到小重道观和小重栈道;而老祖修行的是大重观,走的是大重栈道,与我们不是一条道上的车!”
郑斯文心中犯疑:“天台悬观还有大重道观和小重道观,附加的栈道也有大小之分;真是叫人难以理喻!”
老道士见郑斯文脸上显露出狐疑的神色,劝他捐些香火钱,说是有助修行;道行无边渡劫善男信女。
郑斯文有种上当的感觉,不过还是掏出200元递上去作为“敲门砖”。
老道士接过郑斯文递过来的200元喜笑颜开,道:“再加300块可以领施主去拔仙台转转!”
郑斯文一怔,问了声:“拔仙台在何处?拔仙台不就是升仙的地方吗?”
“对对对,拔仙台就是升仙的地方;就在后山!”老道士把手向后面指着欣欣然道:“施主请!”
郑斯文又付了300元,被老道士引至后山;所谓拔仙台,不过是块突出的岩石,三面悬空,下临深渊。
台上已有几个“居士“在打坐,面色青白,显是久饿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