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天台悬观(2 / 2)
“站上去,若有缘,便有云来迎!”老道士推郑斯文上前。
郑斯文战战兢兢踏上岩石,忽觉脚下微颤,低头一看,哪里是什么浮云,分明是木板刷了白漆,由几个道士在崖下用绳索拉扯,做出“云朵飘来“之状。
郑斯文正欲发作,却见那几个打坐的居士忽然站起,欢呼“祥云来了“,争先恐后跳上“浮云“。
绳索不堪重负,咔嚓断裂,连人带板坠入深渊;惨叫声久久回荡。
道士们面色不变,只道:“此皆心不诚者。“郑斯文默然下山,途中又见几具新添的白骨。
山脚下,一群新的香客正仰望着那些黑点,眼中满是向往;他们大约也会成为心不诚者罢。
郑斯文转身追赶宋徽宗、马超、李师师三人,他们走的却是正道。
三人来到大重观前面,见天台老祖端坐门前的九重莲台之上口呼:“无量天尊,道法无边;弟子马超回访,带来道君皇上赵佶;喜哉!乐哉!弟子们还不出观恭迎!”
宋徽宗听老祖如此来讲,躬身施礼细细盯看,只见1339岁的道尊鹤发童颜,精神隽烁,光头大脑,仿佛年画上的“福禄寿”老丈。
老祖雪色长须垂至青玉道袍下摆,每一根银丝都凝着千年霜雪。
老祖枯瘦的手指轻抚古木杖头的太极纹,指节上沟壑纵横,仿佛将日月星辰的轨迹都刻进了皮肤褶皱里。
他抬眼时,浑浊的瞳孔深处竟翻涌着银河般的微光,那是洞穿三界的眸,亦是历经千劫仍澄澈如渊的魂。
玄色道袍上暗绣的云纹随着呼吸起伏,似有云雾自衣袂间蒸腾。
腰间悬着的青铜古铃纹满蝌蚪文,从未摇晃却始终萦绕着若有若无的道音。
老祖盘坐于九重莲台之上,周身浮动的灵气凝成三十六道金篆,每一道符文都流转着开天辟地的苍茫气息,连周围的空气都被这威压压得扭曲成太极图的形状。
马超见老祖喊出“喜哉!乐哉!弟子们还不出观恭迎”的话语,神情亢奋地跪在地上连磕三个响头,道:“师尊在上,请受弟子马超一拜!”
马超拜了几拜,指指身边的徽宗皇上道:“这是大宋朝教主道君皇上!”
宋徽宗见马超介绍,没有跪下而是站立着深深作了三个揖,道:“寡人赵佶,久闻天台老祖大名,今日特来拜访!”
天台老祖扬声笑道:“孟起无需拘礼,赵佶是皇上来见贫道;贫道荣光无限,请随贫道大重观里面说话!”
老祖话音一落,便见几十个道士走出大重观,站立山道两旁,手中拎着拂尘恭迎宋徽宗、马超、李师师三人。
马超正要前行,却见郑斯文急急呼呼从斜坡上走过来,满脸的晦气。
马超问郑斯文哪里去了,郑斯文直言不讳道:“没想到天台悬观也是鱼龙混杂,一帮无德道士在那一厢自称小重关的地方坑蒙拐骗;小弟甩出500块钱才脱身出来!”
郑斯文还要说下去,马超摆摆手示意打住;道:“马超在这里修行时就有一帮街痞二流子在所谓的小重关招摇撞骗,敛取香客钱财;郑小弟我们先去见天台老祖,而后将所谓的小重关给端了!”
郑斯文听马超如此讲,举双手赞同端掉小重关的主意,他尽管是现代人,天台山悬观也在现代社会真实的存在。
可依附修行道观骗人钱财的不法之徒可谓大胆包天,行骗到天台悬观和拔仙台上来了。
郑斯文信使嘀咕着,想起被无良道士骗走的500块钱,顿时想起《水浒传》里的凶恶道士崔道成来。
崔道成本是山贼,后来假扮和尚,与“飞天夜叉”丘小乙一起强占了瓦罐寺。
他们在寺中为非作歹,将寺中众僧赶走,荒废了寺院,还抢夺寺中财物,欺凌百姓,使得瓦罐寺周边百姓不得安宁。
鲁智深去往东京大相国寺途中路过瓦罐寺,进入寺院后见几个老和尚坐在地上,询问得知崔道成和丘小乙的恶行。
鲁智深生性疾恶如仇,便与二人打斗;但因鲁智深当时腹中饥饿,又走了许多路途,体力不支,与崔道成斗了十四五合后,渐渐不敌,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最终被崔道成和丘小乙联手打败,只得落荒而逃。
不久鲁智深在赤松林遇见了史进,史进给了他烧饼和牛肉,让他吃饱恢复了体力。
随后,二人一起返回瓦罐寺找崔道成和丘小乙算账。这次,鲁智深一者得了史进相助,肚里胆壮;二乃吃得饱了,精神气力充足。
鲁智深与崔道成再次交手,斗到八九合时,崔道成渐渐力怯,只有招架之功。
这时丘道人见和尚输了,便仗着朴刀来协助;智深地喝一声:“着!”只一禅杖,把“生铁佛”打下桥去,随后又赶下桥去,在崔道成背后补了一禅杖,结果了他的性命。丘小乙也被史进和鲁智深联手杀死。
大重观的第一道屏障山门显现出来,山门由石砌而成,有三扇拱门,中间门洞象征天界,右侧象征人界,左侧象征地界,寓意着人们跨进山门就进入了与世隔绝的“神仙洞府”。
一根幡杆立在山门两侧,高耸入云,展示着道教的庄严与神秘。
华表威严地树立在宫观前面,被视为分隔俗界与仙界的标志,雕刻精美,造型独特。
进入山门便是灵官殿王灵官神像,作为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王灵官赤发、赤眉、赤须,额有三目,锯齿狼牙,身披金甲,左手持金印,右手执金鞭,面容狰狞,十分威武。
灵宫殿的两旁分别是钟楼和鼓楼,钟楼鼓楼在道教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
再往前走是三清殿,三清殿是道观的主殿,等同于寺院的大雄宝殿。
殿内供奉着道家“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元始天尊手持混元珠,居于神像之中位;灵宝天尊手持如意,居元始天尊左侧;道德天尊手持宝扇,居元始天尊右侧……